上海市公安局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期上海警方侦破的一批侵犯知识产权和涉民生犯罪案件。据介绍,自启动“砺剑1号”行动以来,根据多家权利企业反映线索,上海警方发现在线验、产品维修、汽车养护等多个服务行业存在假冒服务类注册商标的违法犯罪活动。
开设在上海某大型商场内的一家儿童线下玩具体验店,不论是店招,还是店内装饰、员工工作服,都与知名玩具品牌乐高极为相似,店内还有巨大的乐高品牌标识,提供的服务也与正规品牌店铺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这家门店的价格比市场价略低。
警方调查发现,这家门店内所有让人以为是官方授权门店的标识和招牌,甚至官方授权文书、员工资质证明、项目宣传资料,都是该店实际经营人赵某为骗取消费者信任自行伪造的。经营过程中,赵某伙同他人通过社交软件、电话推销、店铺海报等方式,以品牌官方授权店的名义,对外宣传推广招揽客户,并雇佣不具备相关行业从业资质的人员为客户提供侵权体验项目。
上海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总队支队长喻檬介绍,此类门店的服务水准和员工资质都没有得到官方认证,无法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包括这家假乐高店在内,目前,上海公安机关共清查并关停位于浦东、嘉定、松江等区的此类侵权线家。截至案发,涉案门店累计招揽200余名不知情的客户购买了侵权服务,涉案金额110余万元。
同一时期,警方调查发现,在上海多家电子产品维修店内,门店装饰中虽标有“苹果”等品牌注册商标标识和“官方授权”字样,但产品维修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经查,犯罪嫌疑人刘某等人开设电子产品维修实体店铺后,在布置装潢和经营服务过程中冒用品牌官方授权店名义,擅自使用品牌注册商标标识,为客户提供电子产品维修服务,并以假冒品牌零配件或低档零配件冒充品牌零配件出售给客户,以此牟取非法利益。
喻檬介绍,一般情况下,电子产品维修行业的品牌官方门店从业人员都要经过权利企业的一系列专业培训后才能正式上岗,而这些门店雇佣的工作人员在未达到相关行业标准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情况下,擅自对外提供电子产品维修服务。由于维修质量较低,导致电子产品的维修率和返修率普遍较高,严重侵害市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目前,公安机关已累计查处此类电子产品维修行业侵权门店20余家,涉案金额300余万元。
上海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庄莉强警官介绍,今年3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其中第十七条将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修改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从而正式将服务商标纳入刑事保护范畴。
所谓服务商标,是指提供服务的经营者为将自己提供的服务与他人提供的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标识。保护服务商标,就是保护企业提供商业性服务项目的创新动力和服务质量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针对立法新变化,上海警方高度关注,聚焦重点服务行业开展调研走访和集中研判,精准打击服务领域侵权行为,保护服务商标权利企业合法权益。
据介绍,自“砺剑1号”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上海警方先后组织4批次食药环知领域犯罪全市集中收网打击行动,已侦破侵犯知识产权和涉民生犯罪案件70余起,涉案金额3亿余元,累计保护了20余个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合法权益。